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将坚持“四个面向”,继续以“顶天立地”的昂扬之姿向物质科学高峰扎实迈进,促进支撑“双碳”目标的科技突破,构建产研联动共赢格局,通过多方位、系统化、集群式工作迸发“1+1>2”的强大变革动力,催生绿色石化、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从0到1”和“从1到N”的重要跃升,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努力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为天津先进制造业立市提供源动力,切实肩负起推动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观察 | 从“南开”到“天开”,这片天怎样打开?
南开区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是哪?有人说是南开大学,有人说是鞍山西道上的美食,也有人会说是曾经的四大电子卖场,或者是卫津路上那经常一眼望不到头的堵车。答案五花八门,一时难以给出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但你会发现多数答案都围绕着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周边展开,说这里是南开的中心,相信不会有太多异议。
围绕着天大和南开这两所大学,有着太多的故事。现在新机遇来了,2023年天津《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工作重点之一,就是要“高标准启动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实现大学与城市相互滋养、相互赋能,未来要把这里打造成“国内有吸引力的重要创新策源地”!
天开高教科技园——去年12月末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这一规划概念被提出,当时就已经明确“要一体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高标准启动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大力提升创新策源能力。”那么,从“南开”到“天开”,这里到底会发生怎样的精彩?
为什么是这里?
吴家窑大街和卫津路交口东北角,地铁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中,未来7号线和11号线在这里交会,一条南北纵贯,一条东西横穿,共同构建便捷的地下交通网络,加上已经建成的3号线和6号线,周边地区的交通瓶颈正在打开。与工地呼应的是路西侧的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冬日校园静谧安宁,按照规划,未来这里就是天开高教科技园的“核心区”,主战场。
“国内有吸引力的重要创新策源地”,这个提法的分量不轻含金量十足,那么为什么强调创新?为什么选择这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科研创新起到的作用,从来没有如此重要,人们对于科研创新的感情,也从来没有这样热烈。葛优老师在电影里说:“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对于国家来说,科技早已成为各国博弈的“主战场”,科技经济也正在演化成为世界经济的主题,谁能掌握科技创新的话语权,谁就将可能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而对城市来说,对科技研发投入的力度、科技资源使用的效率、对科研人才的重视程度,都是增强城市吸引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而更好实现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和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这两所大学是天津高校的代表,目前共有两院院士30名,一大批长江学者、博士生导师,以及各种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围绕着两所高校在由复康路、卫津路、鞍山西道、红旗路所构成的空间内,还拥有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医学研究所,医科院放射医学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天津航天光电产业园、天津市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天津市纺织纤维研究所等众多的中央和省部级科技院所,成为天津科技创新的高地,也为城市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从这一点来说,选择这里属于实至名归。大学和城市,就像一对完美的恋人,共生、共兴、互相促进互相融合、相得益彰。高校因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斯坦福大学之于硅谷,清北之于中关村都是令人津津乐道的例子,未来天开高教科技园的建设很可能以此为对标参考。
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天南大老校区位于南开区,新校区位于津南区,但天开高教科技园绝不只是南开区和津南区的,而是以南开区环天南医大片区为“核心区”,以津南区海教园片区、西青区大学城片区为东西两翼拓展区的总体空间布局,是站在整个天津高度考虑问题。
日前启用的天津大学科技园(津南)
不能错失的好牌
世界上的遗憾有很多种,比如那些错过的晚霞、遗失的爱情、溜走的机会,也包括没能打好的一手好牌。
对于天津来说,天南大就是手里的好牌,如何打好这张牌,更好发挥出其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值得深思。天南大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都展示了自己的积累和实力。从事新冠疫苗研发生产的康希诺,主要创始人毕业于南开大学;依靠抗原检测试剂盒而声名鹊起的是九安医疗,创始人毕业于天津大学,通过产品在海外的销售,2022年上半年就盈利150亿元以上。
康希诺生物
同时也有人不断吐槽,天南大每年的毕业生有多少留在了天津?天南大周边有多少看得见的变化?
很多在天津读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在鞍山西道和白堤路交口曾经的百脑汇、时代数码、颐高、赛博等四大电子卖场,就是凭借紧邻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医药大学等学府,曾经繁华一时,是市民购置电脑、配件的首选,攒上一台电脑,挑上几张光盘,是当时的流行元素,充满了当时的“潮”,堪称天津的“中关村”。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深化,实体店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加之一些商家的不规范行为,红极一时的鞍山西道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和辐射力逐渐式微,甚至被不断吐槽“坑爹”。
现在的鞍山西道,在年轻人心中更多的变成了小吃一条街,“美食打卡”的胜地,从电子卖场到美食街,到底是对是错,不同人可以给出不同的答案,但鞍山西道没能像北京中关村一样完美转型,打造出自己的“京东”“小米”们,成为不少天津人心中的遗憾。
未来,随着天开高教科技园的建设,这里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需要答卷人呕心沥血,因为万众瞩目、万众期待。
底气在哪?
目前来看,启动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有着现实的科技和人才基础,再加上各级政府的决心和市场经济的迫切要求,底气十足。去年末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市“两会”之前的时间段,南开区召开了自己的“两会”,并规划了2023年南开区加快构建“双核驱动、两翼腾飞”发展格局。其中,“东核”就是要用好创新资源,在环天南大区域打造科技创新之城,抢抓“天开高教科技园”核心区布局南开的重要发展机遇。在天津大学,天津大学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确定的首批十五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也是天津市第一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目前,天大科技园(南开)已有63家企业相继入驻。
位于南开区科研西路6号的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已经初步建立了“一核心、两级决策、三大制度、四方共建”创新体制机制,完成30个科研项目立项,形成了包括250余篇高水平科研论文、3项专利、4项天津科技一等奖在内的一批优秀成果。
2023年1月6日,南开区委书记马珊珊在会见天津市海河产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锦虹一行时也表达了南开区抓好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重大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希望企业抢抓发展机遇,持续加强与高校院所全面合作,推动更多新业务、新项目在南开区落地布局,实现共赢发展。市发改委网站也挂出了《关于开展我市重点谋划储备项目推介签约活动的邀请函》,共推介了50个项目、总投资5470.52亿元,其中第八个就是南开区天南大地区城市更新项目,项目位于南开区,四至范围:西至红旗路,东至卫津路,北至鞍山西道,南至复康路,规划总面积4.7平方公里,是总投资约110亿元的大手笔。通过前沿创新实验室建设,以及大学道、津河两岸和理想社区的更新提升,营造活力科技新场景,打造天津市的原创性科创硅谷、新青年文化消费中心,通过探索存量科创地区创新路径,打造天津市城市有机更新的样板区。可以看出,以“天开高教科技园”为着力点,天南大周边地区的综合发展,不仅是南开区的事情,未来必将有更大投入力度和上升空间。“高校对所在城市的发展和提升,可以发挥出更大作用”,在之前一次采访中,一位副区长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我向你奔赴而来,你就是星辰大海”。二十大之后的天津,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核心位置,用足用好丰富的教育、科技、人才等资源,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天南大为核心,争取更多天津高校创新成果实现本地产业化,增强城市综合实力,风劲帆满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