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科学研究

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天津大学姜忠义课题组AFM:聚电解质介导组装的超薄离子型COF膜用于高效CO2分离
阅读:
2023-03-30

以下文章来源于研之成理 ,作者王绍宇


研之成理.

夯实基础,让基础成就辉煌;传递思想,让思想改变世界。“研之成理科研平台”立足于科研基础知识与科研思想的传递与交流,旨在创建属于大家的科研乐园!主要内容包括文献赏析,资料分享,科研总结,论文写作,软件使用等。科研路漫漫,我们会一路陪伴你!


▲第一作者:王绍宇    

通讯作者:任燕雄博士,何光伟研究员,姜忠义教授论文DOI10.1002/adfm.202300386

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姜忠义团队提出一种聚电解质介导组装Polyelectrolyte-Mediated AssemblyPMA)策略,用以制备超薄共价有机框架膜,实现CO2/N2高效分离PMA策略可扩展至其他聚电解质和二维材料,为超薄2D纳米片膜的可控制备提供了新路径。

研究成果以“ Ultrathin ionic COF Membrane via Polyelectrolyte-Mediated Assembly for Efficient CO2 Separation  为题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

01 全文速览
姜忠义课题组提出一种聚电解质介导组装(Polyelectrolyte-Mediated AssemblyPMA)策略,用以制备超薄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COF)膜,实现CO2/N2高效分离。将聚乙烯亚胺(PEI)和COF纳米片溶液进行物理共混,阳离子PEI可介导阴离子COF纳米片的组装行为。通过调节PEI的构象、质子化程度和含量,由小尺寸COF纳米片制备出横纵比超过10000COF@PEI纳米片。得益于COF@PEI纳米片优异的成膜性和机械性能,膜厚度可低至8 nm,与细胞膜厚度相当。膜的CO2渗透通量为1371 GPUCO2/N2混合气选择性为33PMA策略可扩展至其他聚电解质和二维材料,为超薄2D纳米片膜的可控制备提供了新路径。
02 背景介绍
碳捕集技术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COF)是一类新兴的晶态多孔聚合物,具有孔隙率高、孔道规整有序、物理/化学结构丰富以及稳定性良好等特点,在精密分子分离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由于缺乏对界面反应和异相成核的精密控制,目前制备的COF纳米片通常尺寸很小,成膜性差、膜强度低,为保证膜的无缺陷和足够强度,目前制备的COF膜的厚度通常超过100 nm甚至1 μm。随着膜厚的增加,分子的跨膜传质阻力显著上升,渗透通量大幅下降。因此,开发无缺陷、厚度小于100 nmCOF膜是一个迫切的挑战。
具有高横纵比的大尺寸纳米片是构筑超薄膜的理想单元,因为其具有优异的堆叠特性和可加工性。目前,通过自上而下的剥离或自下而上的直接生长可获得COF纳米片,但所制备的COF纳米片尺寸和横纵比均有限,难以进一步加工成超薄膜。因此,迫切需要简便、直接的方法实现高质量、大尺寸COF纳米片的合成。
03 本文亮点
1)首次提出聚电解质介导组装(PMA)策略。通过PEI溶液与iCOF溶液的物理共混,PEI可桥接iCOF纳米片形成大尺寸、高横纵比的iCOF@PEI组装体,进而制备超薄COF膜。(2)所制备的纳米片横向尺寸超过40 μm,横纵比超过10000。相应的COF膜厚度可降至8 nm,是目前最薄的COF分离膜。同时,该COF膜展现出1371 GPUCO2通量和33CO2/N2混合气选择性。(3)系统地探究了PEI的构象、质子化程度和含量对组装过程和膜结构的影响,进而指导膜结构的调控及分离性能的强化。本研究提出的PMA策略可推广至其他聚电解质和二维材料,对二维材料超薄膜的制备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04 图文解析
组装体的制备首先,基于我们课题组提出的活化界面聚合策略,制备了横向尺寸1~2 μm,厚度3~4 nmiCOF纳米片。分别在不同pH下将iCOF分散液和PEI溶液进行物理共混组装(图1a)。当pH较低时,PEIiCOF呈现出过度介导组装(EMA),EMA组装体的厚度超过40 nm,且纳米片呈现出无序取向的结构(图1b, e)。当pH过高时,PEIiCOF则呈现出弱介导组装(WMA)。相比于原始纳米片,WMA组装体的尺寸仅略微增大(图1d, g)。当pH适中时,二者呈现出适度介导组装(MMA)。MMA组装体的横向尺寸超过40 μm,横纵比超过10000,是原始iCOF纳米片的二十倍以上,且PEI显著增强了其机械性能(图1c, f)。



▲图组装体的制备过程与形貌
随着pH值由高到低,PEI的质子化程度逐渐提升,提供了更多的结合位点,高分子链上的正电基团相互排斥,使其结构逐渐舒展。组装前后明显的电荷变化表明,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二者之间存在着强烈的静电相互作用,并且PEI会吸附在纳米片表面(图2a)。DFT计算结果进一步表明,WMA模式中,iCOFPEI的结合作用较弱,因而只能形成小的组装体。而MMAEMA模式中,PEIiCOF间的相互作用显著增强,且这两种模式下相互作用强度相近,保证了PEIiCOF的牢固结合(图2b-e)。但EMA模式中,过度的质子化使得PEI桥接过多的iCOF纳米片,形成纳米片随机堆叠的结构。MMA模式中,适度质子化的PEI既保证了结合强度又具有适度舒展的构象,因而可桥接适量纳米片形成高横纵比的二维组装体。




▲图组装体相互作用的表征
膜的制备与表征通过真空辅助自组装方法将MMA组装体沉积在多孔聚丙烯腈基底上,制备了无缺陷超薄COF膜,其厚度最薄可至8 nm(图3ab)。XRD谱图表明PEI的添加没有影响iCOF的高结晶性和框架结构,iCOF的有序孔道得以保留(图3c)。随着PEI的加入,膜内氨基含量增加(图3d,e),可作为促进传递位点提升膜的CO2分离性能。此外,FT-IR谱图中氨基特征峰和磺酸基团特征峰的偏移和N元素的XPS谱图中不同状态氨基比例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PEIiCOF间的强烈静电相互作用。




▲图膜结构表征
二氧化碳分离性能相比于原始iCOF膜,iCOF@PEI膜的选择性有了极大的提升(图4a)。这是由于大尺寸纳米片有效减少了膜内缺陷,同时膜内丰富的氨基作为促进传递基团显著提升了膜的分离性能(图4b)。随着膜厚的降低,膜的渗透通量显著提升,选择性有所降低。其中,8 nm的超薄膜展现出1371 GPUCO2渗透通量和33CO2/N2混合气选择性,其性能优于已报导的二氧化碳COF分离膜,且满足工业应用对分离性能的要求(图4d,f)。此外,iCOF的刚性的框架结构和PEIiCOF间的牢固结合抑制了膜使用过程中的不利结构变化,因而其具有良好的长期操作稳定性(图4e)。 ▲图二氧化碳分离性能
05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聚电解质介导组装策略,由小纳米片组装形成了大尺寸、高横纵比的纳米片,进而制备出超薄COF膜。通过调节阳离子PEI和阴离子COF纳米片之间的组装模式,合成了横纵比超过10000的超大COF纳米片。以该纳米片为构筑单元,制备了目前最薄的COF分离膜(厚度低至8 nm)。得益于超短的传质路径、丰富氨基的促进传递通道以及COF刚性有序的框架结构,当用于处理模拟烟道气时,其展现出优异的分离性能和良好的长期操作稳定性,优于已报道的二氧化碳COF分离膜,与最先进气体分离膜相比也具有相当的竞争力。这种简便、通用的策略可以很容易地扩展至其他聚电解质和荷电二维材料,用于超薄二维纳米片膜的可控制备。
本论文第一作者为高端膜材料和膜过程团队王绍宇,本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B2023)资助。
06 研究团队与通讯作者介绍
研究团队高端膜材料和膜过程团队网站:http://jiang-lab.com/公众号:高端膜材料和膜过程团队
通讯作者任燕雄2021年在天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21年至今在姜忠义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兴趣为固有微孔高分子、共价有机框架、氢键有机框架等微孔有机聚合物用于气体分离膜。发表SCI论文40余篇,包括Adv. Funct. Mater., Adv. Sci., The Innovation, AIChE J.等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6篇。
何光伟,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科研骨干、天津大学化工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青年人才。2016年在天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16-2021年,分别在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Kumar Varoon Agrawal教授课题组,麻省理工学院Michael S. Strano院士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获玛丽居里学者奖学金。研究兴趣为单原子层分子筛、MOFsCOFs用于气体分离膜。发表SCI论文70余篇,包括Adv. Mater. (×3), Adv. Funct. Mater. (×5), Sci. Adv., Energy. Environ. Sci. 等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20余篇,总引用5000余次,H因子39Email: guangwei@tju.edu.cn 姜忠义,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科研骨干、天津大学讲席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长期从事膜和膜过程、酶-光偶联人工光合等研究。负责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委托项目等科研项目。发表SCI论文600余篇,论文被SCI他引31000余次,H因子98。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四项。任Advanced Membranes副主编,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Materials HorizonsResearch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MacromoleculesSeparation and Purification Technology、化工进展、化学学报、膜科学与技术等期刊编委。连续入选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榜单和中国高被引学者(化学工程)榜单,并入选全球高被引学者(化学工程)榜单。